市总工会十五大报告
点击量:904发布时间:2008/07/02 9:30:50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团结带领百万职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南京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许慧玲
2008年3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南京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省总工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全市工会紧紧围绕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为南京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市工会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作经验,破解了一些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难题,展现了南京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开拓进取的时代形象。2006年,南京市总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工会工作模范市”。2007年,市总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经过五年努力,全市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明显。各级工会围绕改革发展大局,适应时代进步要求,以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主力军立功竞赛活动。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以鲜明的是非观、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引导职工树立“劳动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两争一树”、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班组和文明职工,我市工会《创建学习型班组分类指导和评价标准》在全省推广。完成了历时5年的职工“五七0”计算机知识普及工程,五年来,全市超过百万人次的中青年职工参加了计算机知识普及学习和技术练兵、技术比赛,5000多名职工获得国家计算机职业技能中、高级证书。联合市有关部门开展“职工技能等级进位五个点行动”,三年有10.5万名职工完成技能等级提升。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大练兵、百场技能大比武活动,评选“金牌蓝领”,将职工技能竞赛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连续五年举办南京市职工高技能人才大赛,积极搭建职工成才平台。
围绕奥体中心、长江三桥、地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沿江开发“功臣杯”系列劳动竞赛,57人获得沿江开发“五一金、银奖”表彰。以“当好东道主,建功十运会”为目标,开展系列劳动竞赛,为南京圆满承办十运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贯穿于劳动竞赛全过程,五年中涌现出来的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和“六小”项目达29.2万多项,创造(节约)价值22.6亿元。
五年来,共评选全国、省、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031名,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4名。去年首次设立“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奖项,130个在南京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建立劳模后备人才库,筹集建立劳模基金,健全劳模协会组织网络,加强对劳模的选树、培养和服务,。与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共同评选南京市十大劳模典型,深入厂矿、区县广泛开展劳模先进事迹巡回演讲,发挥劳模的模范带动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劳模、学赶先进的氛围。
经过五年努力,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取得明显成绩,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全市工会不断创新帮扶模式,筑牢保障防线,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密切党和职工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开创实施小额创业贷款,五年来,为1295人次提供担保贷款2759.3万元,选树二次创业示范基地122个。切实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多形式的职业介绍,共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近5万人次。
在全省率先设立“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职业培训、信访接待、特困救助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服务对象由困难职工扩展为全市职工和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被评为全国工会系统首批“模范帮扶中心”。持续深入地开展“共享阳光、增进和谐”元旦、春节系列送温暖活动和“万名党员千家行”、“金秋助学”等形式多样的帮困活动,五年中,多渠道筹措建立送温暖基金、二次创业基金、农民工专项培训基金、寒窗基金等,仅市总工会本级资金总额就超过1500万元,全市各级工会筹集送温暖资金约1.7亿元,共计慰问困难职工33万多人次。建立困难职工动态档案,拓展临时救助对象,扎实开展住房、生活、医疗等“六位一体”救助行动。建立和完善了产业、地区和基层企业多层次的职工医疗互助组织。五年来,仅市总互助互济会就为2.9万多名患病职工支付费用3200多万元,缓解了职工的就医困难。
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口号,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站,定期开办“民工课堂”,协助政府解决农民工保洁员保障缺失等问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送岗位、送培训、送法律、送健康、送文艺、送温暖”等维权行动。成立讨薪队,为9714名农民工追讨欠薪和工程款1357万元,并为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春节返乡路费。联合市政协社法委共同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专项调研,积极建议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意见》。
经过五年努力,劳动关系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作用更加突出。全市工会坚持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内容,全力推动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积极建议市政府召开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大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制发实施意见,确保经协商确定增长的职工工资总额进入税前列支。强化要约、协商、签订、履行、检查监督、纠纷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指导,逐步形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协商并举,工资分配制度协商、劳动定额协商并重的工作格局。中央电视台以《走向谈判的工会》将南京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成果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王兆国主席等领导同志亲自批示,肯定南京工资协商经验。目前全市百人以上生产经营正常的建会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达95%,全市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达76%。成功探索了劳务派遣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实现途径。全力推进女职工权益平等协商制度的建立,全市工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
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表达工会的建议和主张,全过程地参与了全市企事业的改革改制,先后参与了改制企业职工备用金管理、协保内退人员生活保障、困难企业职工进医保、老工伤人员待遇进统筹等各项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以非公企业、改制企业和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把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第一道关口,并加强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开展以《劳动合同法》和江苏省“一办法五条例”为重点的法律宣传,成立职工法律援助团,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五年参与仲裁争议案件1000余件,独立开庭审理争议案件700余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活动,全总召开南京“一法三卡”现场会,推广应用安全检查提示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健全多方合作联动机制,开展创建南京市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企业、职工和全社会广泛参与,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持续改善。
经过五年努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渠道更加通畅。全市工会适应企业改制重组、结构调整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拓展领域、创新形式、深入发展。
各级工会将企业民主管理有关制度和规定运用到企业改革、改制和重大事项决策工作中。在国企“三联动”改制中,全市各级工会紧紧抓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牢牢把好改制方案的制订、论证和审议等“三关”,坚持阳光操作,直面改制企业职工,为他们释疑解惑、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援助,努力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了企业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中强化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了劳资权益协商会议等职工民主参与的新形式。在全市推动实施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推行“四位一体”维权机制,街道一级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先后出台了《南京市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运行规程》、《关于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提升职代会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各项工作制度,借鉴ISO9000管理模式,在一批企业中建立了厂务公开质量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逐步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中,南京被评为全国首批厂务公开先进市。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制定《南京市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规定》,努力推动职工高层参与。目前,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已全面建立,已建会非公企业建制率(含区域职代会覆盖企业)达78%,其中百人以上企业建制率达90%。
经过五年努力,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全市工会工作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各级工会始终把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会组织的广覆盖。
全市工会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形成了“党委领导、工会主抓、各方配合、齐抓共建”的“党工共建”工作新格局。合并市私企、外企两个工会联合会,设立市直属企业工会工作委员会,托管部分改制企业工会,确保改制企业工会组织不流失。创建了地方总工会领导下的行业工会组织新体制,创新楼宇工会、工程项目部工会、商务集中区工会等组建新形式,努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强力推动街(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建立总工会,配备街道工会工作协理员,完善街道(镇)、社区(村)、企业小三级网络,工会组织属地化管理得到加强。全力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建会工作,集中力量对沃尔玛南京店进行重点突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家成立沃尔玛工会,有力促成了该店党组织的建立,受到全国总工会的特别嘉奖。五年来,全市新增独立工会3172家,发展会员36万人。目前,全市独立基层工会7732个,会员151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56万人。同时,全市工会对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三会”同步筹备、建立和报批达100%。全面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广泛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改进“职工之家”、“双爱双评”等活动的评比方式,不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强化工会干部培训工作,与市委党校联合建立了“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工运理论、工会工作正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序列和党政统筹规划的主体班次。
经过五年努力,社会化维权格局呈现新面貌,工会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工会始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跳出自我循环的圈子,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工会重点、难点工作的落实和发展。
积极建议市委编制政治文明建设年度工作目标,将职代会、厂务公开、组织建设、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内容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各级党政工的共同任务。市委连续16年召开工会工作会议,每年确定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将这一会议制度延伸到区县和系统。市、区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党工共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等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等各项重点工作也被列入南京富民工程和《构建和谐南京行动纲要》、各级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各级人大、政协积极开展《工会法》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重视并支持工会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劳动关系三方共同开展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我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会重大调研成果丰硕,新闻宣传得到加强。对外友好关系更加巩固,南京工会在台湾工会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女职工素质提升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经费实施了地税代收,收缴机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财务管理和经费审计力度加大,促进了工会资产管理和廉政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市总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形成了工会为职工、为市民服务的新品牌。四年一次的省全运会职工部比赛上,我市职工获得了金牌、总分双第一,精神文明和体育道德双丰收。去年4月,隆重集会庆祝南京工会成立八十周年。
经过全会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工会十四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五年来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省总和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会上下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南京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和广大工会积极分子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各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过去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探索充满艰辛。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只有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才能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推动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才能使工会工作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只有坚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在建设和谐南京的伟大进程中找准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广泛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南京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
——只有坚持“职工为本、突出维权”工作理念,才能在经济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时刻把职工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
——只有坚持“打造品牌、领先一步”的工作思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中抓创新、求突破,打造工作品牌,保持南京工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优势。
——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解放思想,激发和调动全市工会的创新热情,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五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组织和职工群众的认同,为今后工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工会工作机制与形势发展相比显得滞后,我们的工作效果和职工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工会领导机关思想解放程度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工作作风不够细致深入;工会组织吸引职工、凝聚职工的办法还不够多,基层工会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等等。我们一定要珍惜南京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团结奋斗,争取工会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今年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在北京举行的“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会工作、对广大职工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贯穿了以人为本、关注和保障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工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国际工会运动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提出了各国工会和广大劳动者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也为我们进一步确定今后五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和推进全面腾飞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职工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结构深刻变化,职工需求更加多样;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维权任务更加艰巨;工会改革创新任务更加紧迫,自身建设要求更高;经济全球化发展,工会工作面临着更加开放、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和实践创新,把百万职工群众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努力开创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发挥生产、建设主力军作用。以“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工作理念,以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为基本要求,以推进“八大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完善的维权体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体系和高效的组织服务体系,团结带领全市百万职工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我市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八大工程”建设:
一、实施工运理论建设工程,做理论创新、思想解放的先导者
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党前夕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只有旗帜鲜明,才能思想统一,目标明确,万众一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运理论,就是搞好中国工会工作的旗帜。新的历史阶段,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我们要鲜明地提出“理论立会”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工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研究,新的概括,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工运理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会工作的实践。
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支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工会理论是党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当包括中国特色的工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工会要适应党的理论创新要求,跟上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新的实践发展为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强工会理论研究,为工会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推动工会的理论建设和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会的工作领域和工作重点正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会工作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以及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工会工作实践的理论思考,结合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结合职工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科学回答关系工会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工会重点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为工会全局性工作提供政策性指导,并不断用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创新成果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实施企业创新建设工程,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全市新一轮的发展,要求开创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加快省会城市功能品质的新提升,共创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提升装备制造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全市百万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劳动创造世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各级工会要组织动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为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深入开展主力军立功创新竞赛活动。紧紧围绕“跨江发展”和“五大中心”建设目标,大力开展“五一功臣杯”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着力发挥十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的典型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通过各行各业广大职工的岗位实践,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深入推进“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全民创新行动和“三创六小”竞赛活动,千方百计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出力。积极开展女职工“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活动,为广大女职工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平台。通过深入扎实的创新竞赛活动,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性、显著代表性,在全国有影响、对全局有带动的许振超、邓建军式的著名劳模,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和凝聚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努力加快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和选树一批职工发明家和“金点子”大王,命名和推广一批职工先进操作法和技术创新成果。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工人创新成果展览馆,带动全市职工岗位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中的作用。继续开展百万职工大练兵、百场技能大比武活动,启动新一轮职工技能等级进位五个点行动,组织全市高技能人才大赛,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到“十一五”期末,使我市技术工人队伍达到60%。
三、实施民生维权建设工程,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党的十七大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践理念,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各级工会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为全市所有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高举富民旗帜,全力推进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集体合同制度。富民是职工群众的第一期盼,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全市各级工会要围绕富民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行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突出解决一线职工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确保广大职工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区县以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运行质量,逐步推进学校、医院以及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奖金、福利等职工收入的协商,逐步深化国有企业的分配机制,协调处理出资人与职工集体协商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和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工会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各级工会要推动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协助政府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坚持促进就业,广泛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提高职工再就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推进创业富民,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大力选树创业典型、宣传创业经验、营造鼓励创业氛围,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切实为南京三年基本建成充分就业城市做出贡献。
全面深化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使援助中心成为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深入实施工会“送温暖”工程,做大做优“南京市爱心特困职工援助基金会”,进一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密切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农民工的困难,协助政府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继续大力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增强市总职工互助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和平台作用,促进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广泛实施工会会员优惠制度,建立百万会员优惠卡。贯彻落实国务院已颁布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推动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积极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切实改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和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充分实现体面劳动,使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更好保障,使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得到更好贯彻落实。
四、实施工会法制建设工程,做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者
现代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各级工会要适应依法治市、依法维权、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会依法建会、依法维权、依法展开工会各项工作的力度,让法律成为调节、改善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和手段。
强化源头参与,积极推动立法。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推动立法的目的。各级工会要努力将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逐步从行政干预转变到法律调整,从主要依赖行政资源解决劳资纠纷,转变为主动通过法律手段在法律框架下调节,不断提高参与涉及职工权益的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水平,推动健全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今后五年,我们要针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有关部门适时制定符合实际,适应南京地区特点的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步提升,真正把职工群众的利益维护好。
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实现依法治企。以贯彻实施《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为契机,大力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法保证广大职工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适应企业资产组织方式和劳动关系新变化,调整、规范职代会职权、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加强制度创新,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提高职代会质量。加强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小型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落实《公司法》规定,健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工收入分配、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职工奖惩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情况的公开,继续抓好抓实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机关的内部事务公开。
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处。抓住《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的良好机遇,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纳入工会“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市、区县、街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三级维权体系建设的力度,积极调整和充实市总法律援助团,开展区县建立法律援助团试点工作。完善劳动关系预警网络体系和工会法律援助机制,制订出台《南京市工会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加大工会维权力度,市总法律援助团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递增30%,代理援助案件递增20%。区县工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递增20%,代理援助案件递增10%。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和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劳动法律执法检查活动,密切关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动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纠正违法侵权行为。区县工会要进一步重视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劳动争议多发企业的监督、预警和调解工作,协助党政做好化解矛盾、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
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活动。要将创建活动纳入党政工作的主渠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推进。全市工会要认真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立足本职岗位,焕发劳动热情,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五、实施职工文化建设工程,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工人阶级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工会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职工基本文化权益能得到更好地保障,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为显著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弘扬新时代职工精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两个率先”的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职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对职工的工人阶级主人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以各种方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两争一树”和“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谱写新时代的工人阶级的新篇章。
积极推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市总将联合文化部门和国家级的艺术团体,编创一台“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大型诗文音乐朗诵会和话剧,打造一批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举办多场职工群众喜爱的文艺晚会,并做到常演常新、长久不衰。健全完善市职工文体联组织,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的职能作用,加强区域合作和联动;扩大“激情广场”作为全国知名特色市民文化广场及“周周乐”市民广场电影的品牌效应,带动和推进全市市民广场文体活动的开展;扩大群众性读书自学活动,在企业和社区广泛建立“职工读书站”和“农民工读书屋”,继续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探索建立职工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促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发展繁荣,更好地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创造。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加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主动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宣传工会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以及工会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扩大各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整合工会内部新闻资源,进一步把《南京工人》电视栏目等办成宣传工人阶级的精品栏目,在全社会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六、实施工会物质装备建设工程,做职工活动阵地的建设者
工会资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团资产,是工人阶级的资产。工会有力量,工作有保障,维权有实力,就要有阵地,有财力,有载体。这是工会组织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凝聚职工的重要物质基础。
增强产权意识,做到守土有责。《物权法》的颁布,为工会资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各级工会要借《物权法》颁布实施的东风,进一步确立产权意识,对工会资产包括企事业资产,要清晰界定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做好产权登记,及时办理相关权证。坚持工会资产属工会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企业改革改制时工会资产的归属要严格按规定运作,确保工会资产不流失。
加强工会活动阵地建设,改善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每个工会事业单位的兴办,都应当为工会和职工提供社会难以提供的服务,或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我们要复建市总工会办公大楼,提供一个服务全市百万职工的工作场所。完善或重建市工人文化宫,还全市职工一个文化乐园,切实改善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职工培训中心、职工疗养院等为职工服务的设施建设,为广大职工提供培训和休假疗养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活动阵地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俱乐部“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作用,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加强工会资产监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我们将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各级工会干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编制今后五年南京工会企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会企事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功能定位、重点任务等。各级工会和工会企事业要增强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坚持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市场风险,通过建立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和更富活力的经营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会资产质量,提高工会企事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更好的物质基础满足职工群众需求,服务工会工作。
要依法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加强财务管理,确保工会经费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完善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七、实施工会对外合作交流工程,做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的促进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当中,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各国工会应该共谋对策、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惠及各国人民。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和工会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各国工会组织面对全球化环境的共同心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全市工会干部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做到紧跟时代,拓宽思路,适应要求,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工会服务,为职工服务。
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为南京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利用国外友好城市工会的渠道,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和企业合资合作,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工作力度,为我市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要积极发挥工会外派研修生的网络作用,努力扩大外派渠道,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业务,让更多的职工和农民兄弟走出国门创收学技,为企业培养更多人才,促进南京经济发展;要广泛寻求,进一步探索扩大经济技术交流,为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为地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多种形式对外合作交流献计出力。
借鉴他山之石,吸收有益经验,促进工会工作水平提升。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学习借鉴外国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制定、提高职工技能等方面的经验,为我所用。我们要让更多的工会干部走出去,要把外面好的经验引进来,通过扩大工会对外交往,系统研究和积极利用外国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有益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同台港澳爱国工会及劳工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城市和地区工会的交流和合作,用先进的理念与经验深化南京工会工作的具体实践,形成我们自己的亮点和特色,促进我市工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八、实施工会自身建设工程,做转变作风、为民务实的践行者
工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完成肩负的各项任务,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从自身建设入手,练好内功,固本强基,迎接新形势新任务的各种挑战。
要加强工会的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工会干部的思想作风,事关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形象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各级工会要自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党的观念、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各级工会干部要坚持与职工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要加强廉政建设,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勤勤恳恳,做官要清清白白,工会干部要做学习的模范、工作的模范、团结的模范,做到为民、干事、干净。
要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对象、领域、内容、方式和环境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党工共建”的组建格局,坚持依法建会、依靠职工建会的理念,以外商台商投资企业、三产服务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工会组建工作,保持每年工会组织和会员发展的递增数。注重加强和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更有效地发挥产业工会在维护本产业职工权益方面的独特作用。按照同级党委主管、上级工会协管的原则,重视工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备和考察。拓宽工会干部交流的渠道,注重工会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要加强工会业务建设。工会工作覆盖了各行各业、机关、院校和研究所,以及不同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工会干部成为“专家”“里手”,不仅需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而且需要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加强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维护权益等多方面业务培训,鼓励在职学习、以工代培、半脱产或全脱产轮训,努力造就一大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和劳动法律等方面的工会工作专家。探索建立工会干部保护机制,通过设立基层工会干部专项维权保护基金等,切实保障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把工会真正建成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的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要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努力克服行政化倾向,按照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加强自身改革,加大工会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工会领导机关要树立“基层第一,职工至上”的工作理念,真正将工作重心下移,让基层工会有更大的工作空间,按照职工意愿办会,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到思路引导、政策指导、意愿代表、典型推动和协调服务上来。基层工会要始终把体现会员、职工群众的意愿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把依靠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把会员和职工群众的评判作为衡量工会工作是否到位,工会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围绕实施以上八大工程,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我们将推行六项措施:
一、成立一个工会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法律、经济、社会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南京的工会工作出谋划策,特别是在法律方面提供服务,帮助工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维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开展工作。
二、建立一个职工状况调查中心。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要未雨绸缪,有专门机构对全市职工状况进行动态调查,全面掌握南京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健全公共的危机预警机制,提前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要联合大学、科研院所、社科院、城调队等力量,建立健全一系列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与工会的工作联席会、市委每年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等制度。
三、每年编制一本工会工作、职工状况、企业发展等方面情况的红皮书。就职工生活状况、企业创新、全市劳动关系状况以及工会工作情况,向全社会公布,引起人们对工人阶级、工会工作的关注,给予理论上、道义上、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树立一批创新的典型。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工会工作实际,及时发掘、培养并推出一批创新创业创优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包括创新的企业、创新的产品,关键是要树立一批创新创业的职工,绘就新时期的创新群英谱,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建立一个工运理论研究会。整合全市工会、院校、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就工运重大课题和工会重点、难点工作进行研究,形成一批对各级党政和工会领导班子有决策参考依据、有操作性举措的调查报告和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工会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和长足发展。
六、设立一个工会工作高层论坛。市总将与市社科院、大学、研究所等多方联合,举办“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等不同专题的高层论坛,广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出主意,出思路,推进理论上的创新,形成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南京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五年,将是南京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盛世谱华章,南京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和省总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百万职工开拓创新,奋勇前进,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把南京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建立新的丰功伟业,书写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